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肝炎病的中草药治疗
急性黄疸型肝炎
属于中医“黄疸”和“胁痛”范畴,内因脾胃不和,外受时邪湿热,湿热内蕴,热*炽盛。患者巩膜及皮肤黄染、脘腹胀满、右胁胀痛、呕恶、厌油腻、全身乏力,尿液黄褐茶色,口苦,苔黄腻,脉濡数。治以清热火利湿、疏肝健脾、利胆退黄。
方药举例
岩柏(江南卷柏)15g、乌韭15g、黄栀根15g、莲子草(鸡眼草)15g、红马兰15g、酢浆草10g,水煎服,1日1剂。
加减:湿重加茵陈12g、热重加土黄柏12g、便秘加虎杖30g、便溏加焦六粬10g、山楂根10g、降转氨酶加鲜垂盆草g、或五味子5g(研粉吞)。
中草药简介
江南卷柏为卷柏科草本植物。中药名岩柏,温州称墙柏,平阳称红鸡草,泰顺称饼草。
生长于阴湿山坡、林下岩石上,或溪沟边和老石墙上的石缝中。温州各县均产,乐清、洞头较多。
全草入药。
味微甘、性平。
具清热利湿、和血止血之功效。
乌蕨为鳞始蕨科草本植物,温州称雉鸡尾、乌韭,温州、乐清也有称细狼箕。
生于山坡、路边、溪沟边、岩石缝或草丛中,阴湿处较多。温州全区各县均产。
全草入药。
味苦,性寒。
具清热利湿、凉血止血、解*之功效。
栀子为茜草科灌木植物,温州、乐清、平阳称山黄栀,瑞安、乐清、平阳、泰顺也称黄栀,泰顺又称山栀,果实的中药名栀子。
生长于山坡疏林、灌丛中。全区各县均产。苍南的桥墩、泰顺的彭坑及洞头县的霓屿产量较集中。
果实及根入药。
味苦,性寒。
具清热解*泻火,除烦,凉血止血,清利湿热之功效。
鸡眼草为豆科草本植物,温州称莲子草,文成称细号合萌,泰顺称小关门。
生长于低山坡及路旁、田边、河岸等处,常成片生长。温州各县常见。
全草入药。
味淡,性微寒。
具健脾利湿,清热止痢之功效。
马兰为菊科草本植物,温州称鸡儿肠、红马兰、马兰头,平阳称马兰青。
生长于路边、园地、河畔,常成片生长。温州全区各县极常见,产量较多。
根或全草入药。
味苦、辛、涩,性微温。
具平肝和胃,化湿,止血之功效。
酢浆草为酢浆草科草本植物,温州、永嘉、乐清称浆儿莓酸,平阳、温州、瑞安有称盐酸草,乐清也称勃鸪酸,泰顺称酸滋草。
生长于低山坡路边、田边、荒地。温州全区各县极常见,产量较多。
全草入药。
味酸,性微温。
具散瘀消肿,化痰,利尿之功效。
阔叶十大功劳为小檗科灌木植物,温州称土黄柏,其茎的中药名功劳木,叶的中药名功劳叶。
生长于山地灌丛、林缘、路边等处。温州全区各县均产。文成、泰顺较多。
根、茎、叶入药。
味苦,性寒。
具清热利湿,解*之功效。
野山楂为蔷薇科灌木植物,温州称山果子、野山楂,中药名南山楂。
生长于山地灌丛中,或路边、林缘等处。温州全区各县常见。
果实、根入药。
味酸、甘,性微温。
具消食化积、活血祛瘀、通经之功效。
虎杖为蓼科草本植物,温州称花斑竹(红斑竹)、空心竹,永嘉称火烫竹,乐清称活血龙、猢狲竹,洞头称大叶龙山水、大叶赤地利,平阳称金光笋,文成、泰顺称酸杖、霜杆头,畲族称斑竹根、酸杆。
生长于低山坡的灌丛中。
根茎入药。
味酸,性凉。
具清热,止咳,活血,通便之功效。外用收敛。
垂盆草为景天科草本植物,温州称白蜈蚣。
常生长于山区岩石上、石路边及溪边阴湿处。温州全区各县都有野生。
全草入药。
味甘、淡,性凉。
具利湿退黄,清热解*之功效。
1
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木质藤本植物,温州、永嘉、瑞安称山饭藤(山饭团),平阳称过山龙,乐清称香根藤,茎的中药名大活血,根的中药名红木香,根皮的中药名紫金皮。
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及山谷溪边灌丛中。温州全区各县极常见。
2
根、根皮、茎、果入药。
根味苦、微辛、涩,性温,有香气。
具行气开膈,活血止痛之功效。果(山饭团)味甘、酸,性温。补心肾。
慢性肝炎
肝病迁延不愈,湿热逗留,肝脾两伤,气滞血瘀所致,证见倦怠乏力、面色黯滞、食少、便溏、腹痞,肝区时有隐痛,苔薄腻,脉弦细。治以健脾和胃,疏肝理气。
方药举例
菜头肾12g、龙芽肾12g、花麦肾12g、扶芳藤12g、糯稻根30g、红木香10g、平地木12g、白马骨(鸡骨柴)12g、紫丹参15g、鸡屎藤15g,水煎服,1日1剂,七日为一疗程。
中草药简介
菜头肾为爵床科草本植物,别名肉根马蓝。
生长于低山区林下或丘陵地带阴湿处。温州全区各县均有,永嘉较多。
全草或根入药。
味微甘,性凉。
具养阴清热、补肾之功效。
龙芽草为蔷薇科草本植物,温州、永嘉、乐清称龙芽肾、肾草,中药名仙鹤草。上海人称脱力草。
生长于山坡、林缘、路旁及杂园地较潮湿处。温州全区各县均有分布。
全草入药。味苦、涩,性平。
具补肾、止泻、止血、驱虫之功效。
野荞麦为蓼科草本植物,中药名金荞麦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名金锁银开,温州称花麦肾,泰顺称天花麦。
生长于较阴湿的山坡、路边、溪沟边或庭园栽培。温州全区各县均产,永嘉栽培较多。
全草入药。
味甘、涩、微苦,性凉。
具清热解*、排脓消肿、健脾消食、益肾之功效。
扶芳藤为卫矛科藤本灌木植物,温州称白对叶肾,泰顺称白墙络。
常攀附于低山坡的岩壁上,或大树和村落老墙上。温州全区各县均常见。
茎、叶入药。
味微苦,性温。
具补肾止泻,祛风湿,强筋骨之功效。
糯稻根为禾本科栽培谷物。
各地水稻田广为栽培,普遍分布。
性甘,味平。
具益胃生津,止汗,退热之功效。
紫金牛为紫金牛科灌木植物,中药名平地木,温州、永嘉、乐清称矮地茶、老勿大、地茶,温州、乐清、洞头有称矮脚铜盘,瑞安称矮茶儿,平阳称千年不大,文成、泰顺称矮茶。
生于山地灌丛内阴湿处,或林下草丛中。温州全区各县都有野生,永嘉、乐清较多。
全草入药。味辛、微苦,性平。
具止咳化痰,利湿,活血止痛之功效。
白马骨为茜草科灌木植物,通称六月雪,温州称鸡骨柴、满天星,平阳称千年不大。
生长于山坡、山脚、路边、溪谷旁边草丛中及灌丛、岩石旁。也用于庭园绿化及盆景制作。
全草入药。
味淡,性平。
具清热祛湿,利胆退黄,健脾止泻之功效。
丹参为唇形科草本植物,根的中药名丹参、紫丹参,温州称赤丹参、血儿散。
生长于山坡、路旁、河边林下等较湿润处。温州各县都有野生。
根及根茎入药。
味苦,性微寒。
具祛瘀止痛,活血调经,清心除烦之功效。
鸡矢藤为茜草科木质藤本植物,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名牛皮冻,温州、乐清、泰顺称鸡屙藤、臭藤、土巴戟,平阳称红鸡屎藤。
生长于山地疏林、灌丛及旷野沟边、河边、路边等处石缝中。温州全区各县都有野生。永嘉较多。
根、全株入药。
具味微苦、涩,性温。补脾肾,强筋骨,活血止痛之功效。
上述急慢性肝病方药举例仅供参考,中医重视个体化,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药。中草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就地采药,简、廉、便、验,笔者以肝病草药治疗为例来阐述中草药治疗,是因为肝病用药涉及清热、利胆退黄、润肠通便、扶正固本、健脾利湿、祛瘀消肿、疏肝理气等功效,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肝病方药举例中未出现的常用中草药,还有:贯众、海金沙藤、金鸡脚(七星草)、石韦、凤尾草、铁线蕨(过坛龙)黄毛耳草(白山茄)、蒲公英、马蹄金(落地金钱)、马鞭草、半枝莲、半边莲、白花蛇舌草、对座草(金钱草)、田基黄(地耳草)、南板蓝根、玉米须、薏米根、藤葡蟠(黄皮藤)、畏芝(九层皮)、田字草(四瓣莲船)等等。
肝病靠保养,药物不是主要的。一要心情良好,切莫烦恼、焦虑、愤怒;二要休息良好,切莫劳累熬夜;三要营养良好,忌酒、忌油腻、辛辣。
End
点下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