络石藤(俗名爬山虎,能蔓延砖壁之上,其须自粘于壁上不落者方真)
络石藤(俗名爬山虎,能蔓延砖壁之上,其须自粘于壁上不落者方真)
来源产地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生太山川谷,或石山之阴,或高山岩石上,或生人间。正月采。
不识此药,仙世方法都无用者,或云是石类。既云或生人间,则非石,犹如石斛等,系石以为名尔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茎、叶。秋季落叶前采收,晒干。
生于山野、荒地,常攀援附生于石上、墙上或其他植物上,亦有栽培在庭园中作观赏者。分布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主产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山东。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浙江等地亦产。
性味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苦,温。主风热,死肌,痈伤,口干舌焦,痈肿不消,喉舌肿,水浆不下。久服,轻身明目,润泽,好颜色,不老延年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味苦,温、微寒,无*。主治风热,死肌,痈伤,口干,舌焦,痈肿不消,喉舌肿不通,水浆不下。大惊入腹,除邪气,养肾,主腰髋痛,坚筋骨,利关节。久服轻身,明目,润泽,好颜色,不老延年,通神。
《要药分剂》:
络石之功,专于舒筋活络,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,服之无不获效。
《中药学》凌一揆主编
络石藤
(《本经》)
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
祛风通络,凉血消肿。
1.用于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。络石藤能祛风通络,兼能清热,痹痛偏热性者较为适宜。可单用本品浸酒服,也可与五加皮、牛膝等同用。
2.用于喉痹、痈肿。本品能凉血消肿。如《近效方》单用本品水煎,治咽喉肿寒;止痛灵宝散以本品配皂角剌、瓜蒌、乳香、没药等煎服,可治痈疽焮痛。
6?15g。
归经
归心、肝、肾经
别名
《神农本草经》
络石、百鲮
《本草经集注》
石鲮、石蹉、略石、明石、领石、悬石
太极本草